分会场议题

发布时间:2024年10月29日

专题会场议题安排

一、水体污染防控与生态修复专场

1美丽河湖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专题

议题1: 面源污染控制与河湖治理

  : 张毅敏 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 二级研究员

召集人 邱立平 山东建筑大学 教授

高月香 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 副研究员 邱立平

崔 键 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 研究员

赵东华 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 正高级工程师

议题2: 水生态环境模拟与修复和河湖智慧管护的研究与应用

主  王 栋 南京大学 教授

谢 忱 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 教授

召集人 邵军荣 长江设计集团 教授

虞美秀 河海大学 副教授

张 劲 烟台大学 副教授

徐鹏程 扬州大学 副教授

议题3: 饮用水水质与慢性疾病相关性及水质提升

  俞文正 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 研究员

郑唯韡 复旦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 陈 超 清华大学 副研究员

曾 强 华中科技大学 教授

议题4: 入海河流河口水生态环境治理

  :何圣兵 上海交通大学 教授

张饮江 上海海洋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:王志平 上海交通大学 副教授

衣雪松 海南大学 教授

议题5: 城市水环境修复与水生态健康

主   李 勇 苏州科技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 李大鹏 苏州科技大学 教授

贺根和 井冈山大学 教授

何 岩 华东师范大学 教授

议题6: 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与实践

  张先炳 重庆交通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 毛羽丰 重庆交通大学 副教授

议题7: 水质健康基准值

  席 赵秀阁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 研究员

召集人 林仕伟 海南大学 教授

白英臣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 研究员

议题8: 水资源与污水处理新技术

主  周少奇 贵州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 吕 慧 中山大学 教授

孙轶斐 海南大学 教授

陈 达 暨南大学 教授

吕 来 广州大学 教授

2污水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与资源化专题

议题1: 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

主 席刘文宗 哈尔滨工业大学 ( 深圳 ) 教授

唐崇俭 中南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黄晓武 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 副教授

黄薇薇 海南大学 教授

魏 东 济南大学 教授

议题2: 低碳可持续污水处理技术

主 席全 燮 大连理工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乔 森 大连理工大学 教授

议题3: 循环水养殖水质净化技术与设备

  冯玉杰 哈尔滨工业大学 教授

李保安 南开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何伟华 哈尔滨工业大学 教授

郭志强 海南大学 教授

刘 军 海南大学 副研究员

议题4低碳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

  李 昂 哈尔滨工业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孟 佳 哈尔滨工业大学 教授

议题5污水低碳处理与资源化技术

主 席刘 雨 南开大学 讲席教授

周 鑫 太原理工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万俊锋 郑州大学 教授

张 萌 浙江大学 研究员

张晓媛 南开大学 副教授

议题6: 废水资源化利用

主  张忠国 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 教授

马伟芳 北京林业大学 教授

议题7: 厌氧氨氧化技术前沿创新与工程应用

主  倪寿清 山东大学 教授

曾 明 天津科技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吴莉娜 北京建筑大学 教授

张彦隆 厦门大学 副教授

陈振国 华南师范大学 副研究员

二、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专题

议题1: 土壤生物修复与健康农业

主  杨肖娥 浙江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朱治强 海南大学 教授

赵凤亮 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 研究员

丁哲利 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 副研究员

议题2: 滨海湿地地下水-地表水互作过程的生源要素观测与评估方法

主  李 凌 西湖大学 教授

李海龙 南方科技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 陈小刚 西湖大学 副研究员

肖 凯 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 教授

议题3: 矿山地下水与生态修复

  张发旺 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 研究员

周建伟 中国地质大学 ( 武汉 ) 教授

召集人刘 国 成都理工大学 教授

韩占涛 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 研究员

高旭波 中国地质大学 ( 武汉) 教授

议题4: 矿山修复

  席姚 俊 中国地质大学 ( 北京) 教授

刘兴宇 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 教授

召集人王 琼 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 研究员

华绍广 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 正高级工程师

三、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专题

议题1: 有机固废低碳处理与资源化

主  唐圆圆 南方科技大学 研究员

马文超 海南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黄晓武 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 副教授

周爱娟 太原理工大学 教授

孙照勇 四川大学 副教授

议题2: 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

主  席: 蒲诃夫 深圳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刘 宁 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 教授

郑泽民 湖北宜化磷石膏公司 董事长

议题3: 废弃物循环利用过程新污染物转化及防控研究

主  李小伟 上海大学 教授

苏应龙 华东师范大学 研究员

罗景阳 河海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张良波 河南工业大学 副教授

杨亚红 兰州理工大学 副教授

张灵恩 上海大学 副教授

议题4: 有机固废腐殖化及资源化

主  蔡冬清 东华大学 研究员

李国学 中国农业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李 江 贵州大学 教授

罗文海 中国农业大学 副教授

王冬芳 东华大学 副教授

议题5:污泥与固废低碳外置与资源化

主席 桑稳姣 武汉理工大学 副教授

召集人 汪 恂 武汉科技大学 教授

柴晓利 同济大学 教授

王昭阳 兰州大学 教授

议题6: 大宗碳废资源循环利用与处置

  王海北 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 教授级高工

张永峰 内蒙古工业大学 教授

包申旭 武汉理工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张海军 中国矿业大学 研究员

苗真勇 中国矿业大学 教授

张建波 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 特聘研究员

议题7: 废弃物循环利用与处置

主  孙士权 长沙理工大学 教授

马英群 西安交通大学 研究员

召集人马英群 西安交通大学 研究员

陈 垚 重庆交通大学 教授

杨 杰 昆明理工大学 教授

周 涛 同济大学 副研究员

议题8: 固体废物减污降碳协同生态修复

主  郑春丽 上海第二工业大学 教授

四、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及健康风险防控专题

议题1: 新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和健康风险

  席杨丽华 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 研究员

召集人吉贵祥 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 研究员

朱璧然 湖北中医药大学 教授

何益得 南京工业大学 副教授

议题2: 生态环境污染监测与风险管控技术

主  谢发之 安徽建筑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莫凌云 桂林理工大学 研究员

张 瑾 安徽建筑大学 教授

陈 浮 上海师范大学 副教授

议题3: 环境暴露与免疫代谢

主  王 华 安徽医科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:沈 彤 安徽医科大学 教授

陈承志 重庆医科大学 教授

郝长付 郑州大学 教授

议题4: 新污染物绿色防控

主  周雪飞 同济大学 教授

郭婉茜 哈尔滨工业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孙佩哲 天津大学 教授

陈家斌 同济大学 教授

议题5:大气新污染物监测技术与人体健康

主  魏永杰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 研究员

张元勋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 研究员

召集人李志刚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 副研究员

库婷婷 山西大学 副教授

议题6: 微纳米材料在新污染物治理中应用研究

主  李灿华 安徽工业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朱书景 湖北大学 教授

议题7: 土壤环境生物污染与健康调控

主  姚彦坡 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 研究员

陈青林 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 研究员

召集人王丽丽 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 研究员

任显凤 山东农科院 研究员

胡 栋 河北农林科学院 研究员

议题8: 土壤微塑料赋存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

  邹国元 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 研究员

召集人刘维涛 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 教授

陈延华 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 副研究员

赵 萌 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 助理研究员

议题9: 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健康效应与风险防控

主  于云江 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 研究员

召集人马社霞 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 研究员

五、双碳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专题

议题1: 双碳背景下复合暴露的健康影响

  潘小川  北京大学  教授

召集人李国星  北京大学  副教授  

林华亮  中山大学  教授

议题2: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 (CCUS)

  魏 伟  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 研究员

召集人宋学行  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 高级工程师  

黄  亮北京林业大学 副教授

议题3: 温室气体催化转化与捕集封存技术

   朱文磊  南京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周 旸  南京邮电大学  教授  

左淦丞  南京师范大学  副教授

议题4: 矿物材料与低碳能源技术

主  熊胜林  山东大学  教授

召集人 凌意瀚 中国矿业大学 教授  

鞠治成 中国矿业大学 教授  

冯培忠 中国矿业大学 教授

议题5: 碳汇智能监测与空间调控技术

主  王绍强  中国地质大学 ( 武汉)  教授

召集人关庆锋  中国地质大学 ( 武汉)  教授  

熊有辉 四方光电有限公司 高级工程师  

罗  亚 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 高级工程师  熊友辉

议题6: 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与生态设计

  杨建新  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 研究员

召集人周传斌 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 研究员  

吕 彬 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 副研究员  

潘京津 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 高级工程师

六、生态综合领域技术应用专题

议题1: 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

  李岱青 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 研究员

召集人计  伟 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 副研究员  

宋  婷 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 高级工程师

议题2 陆海统筹背景下的海洋污染及生态环境效应

主  那广水  海南热带海洋学院 研究员

召集人刁晓平 海南大学 教授  

李锋民 中国海洋大学 教授   

王 莹  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 研究员

议题3: 生物多样性在线检测与分析技术

  任宗明  山东师范大学 教授

召集人周海龙 海南大学 教授  

夏春雷  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 高级工程师

议题4: 水工程绿色发展与低碳高效利用

主  王沛芳  河海大学  教授

召集人王 婕  河海大学  教授  

张  晨  天津大学  教授  

黄  逍  海南大学  副教授

议题5: 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

   张士汉  浙江工业大学  教授

召集人汪黎东 华北电力大学  教授    

董 帆 电子科技大学 教授

荆国华 华侨大学 教授

重要日期
会议日期:
2025-04至2025-04
报到日期:
2025-04-18 00:00至2025-04-18 00:00
早鸟票截止:
2025年4月15日前
申请发票截止时间:
2025年5月20日